財務平衡,應該依不同的目的存在不同的帳戶:
10%----財務自主基金(包含投資、退休金、基金等)這些錢不能花掉。
10%----專為大筆開銷的長期存款(好比車子、房子、稅金)。
10%----娛樂(看電影、吃頓大餐、旅遊、購買電漿電視)。
10%----教育(進修課程、上大學)。
10%----給予(慈善或宗教捐款)。
50%----生活必需(帳單、飲食、租金、服裝)。
假設一個人月薪40000,簡單計算每個帳戶每月可以分配到:
財務自主基金:4000
專為大筆開銷的長期存款:4000
娛樂:4000
教育:4000
給予:4000
生活必需:20000
所以,至少每個月可以存下20%,其他錢則必須一一仔細記帳,多餘的錢再存起來,作為緊急備用基金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==
補充一篇新聞:
【本報高雄訊】通膨厲害,但有六個孩子的高雄縣歐東信、歐李婉君夫婦抗通膨的「功力」更厲害,歐家每月總共只有五萬餘元的收入,要養一家八口。但他們擁有自宅、孩子學鋼琴、假日打牙祭旅遊,親朋好友既好奇又羨慕,歐家自創的「信封理財法」成為不少人學習的妙招。
四十一歲的歐東信和三十九歲的歐李婉君說,他倆一連生了六個孩子,連父母都嘀咕:「幹嘛生那麼多?」親友們則是「感佩」他們有勇氣養六個孩子。
剛結婚的前三年,歐李婉君是標準的「月光族」,老公薪水不夠她花。有一天,警覺口袋連為孩子買奶粉的錢都不夠,面對著一鍋炒飯掉淚,她開始厲行自創的「信封理財法」。
「我把老公的薪水分成十等分,按比例區分為緊急預備金、食物、水電、交通、教育、雜支、稅金、帳單、娛樂、儲蓄,分別置於十個信封袋內」,歐李婉君說,只要任何一個信封袋的錢透支,她就會緊踩剎車。例如伙食費透支了,她就做些簡單又營養的義大利麵、生菜沙拉、三明治等,照樣讓孩子吃得健康又頭好壯壯。
孩子都是揀親友的衣服穿,省了很大一筆開銷。購買蔬果時,她就和娘家的媽媽、姊妹們到果菜市場合購整箱再交換,既便宜、種類又多,每買一次足夠一周用量,長期下來省下可觀的支出。
「我家的孩子不補習」,由學工程的爸爸教數學,媽媽教國、英,鋼琴則請教會裡的姊妹到家裡教,一次一個半小時,小孩只要有興趣,都可以輪流學,還省去接送的油錢。
別人想辦法要買新屋淪為「屋奴」,歐家卻是挑法拍屋買,便宜近半,房貸不影響生活品質,全家每周打牙祭、到附近踏青。
節流以外,歐東信的年終獎金都原封不動地存在帳戶裡,並研究股票等投資理財工具。歐東信表示,若有複利的觀念,加上「小富由儉」,要成為千萬富翁不難。但切記「投資不是投機」,想炒短線,錢很快就「炒完」。
----
這家人爸爸的月薪是5萬5,分成10個信封,
食物:10000(有6個小孩)
水電:5000
交通:5000(包含汽機車保養費)
教育:5000(買書、上課)
雜支:5000
稅金:5000(應該是存一整年)
帳單:5000(電話、手機、網路)
娛樂:5000
儲蓄:5000(包含投資、基金)
緊急預備金:5000
看起來單身貴族和小家庭,分配上的比例還是要視情況斟酌。
留言列表